【蒙医名家王布和】北京清华池坐诊

12月9日王布和北京清华池坐诊

image.png

王布和简介副本.png

王布和(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王布和蒙医医院院长,杰出的疑难病专家,国医名师团队成员,主任医师,1960年10月出生,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人,13岁开始跟师傅学习蒙医,20多岁从医至今40多年,当今蒙医药集大成者。

咨询:18221118776(王布和助理小易)欢迎通过手机号加微信
清华池中医诊所介绍

清华池虎坊路老店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百年风雨,也曾兴衰起伏。

2014年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4年2月清华池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

2015年10月清华池中医诊所成立,致力于中医药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服务系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承中医医理“清、调、补”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以“三甲医院检查报告”为参考依据,为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肾病 等慢病患者提供疑难杂病标准化系统治疗解决方案,众多患者逐步减停西药、检查报告的临床指标逐步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

image.png

image.png

WX20230826-222946@2x.png

WX20230826-222747@2x.png

wbhlogo.jpg

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帮助下,王大夫的诊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开始,诊所里的全部家当是一盘碾子一头驴、一把药勺一口锅。到现在,诊所综合楼达到3200平方米,另有配属平房3000平方米,2017年,王布和蒙医医院正式批复成立,新建上万平米的现代化综合蒙医医院大楼,预计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yangguan1.jpg

王布和大夫蜚声中外,服务人群从内蒙、东北三省扩展到除港、澳台的全国所有省份,甚至还有英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14个国家的许多患者,不远万里前来求医。截止2017年11月,患者门诊量达到200余万人次。

王布和一直坚持着“有钱没钱都看病”的初心不变。

70岁以上老人、3岁以下儿童、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出家人这六种人还享受药费减免等优惠,曾经有特别困难的患者不仅免药费,而且还免费吃住,还送回家路费。

王布和大夫多年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美名广为流传,同时也获得了各级组织、政府的褒奖。

  • 2001年11月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全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 2001年12月王布和出席了全国“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魂新闻人物表彰大会”,并被命名为少数民族“蒙名医”。先进事迹被编入《中国世纪坛》,被授予“百佳改革模范新闻人物”,同时他所撰写的治疗乙肝的论文荣获三等奖;
  • 2002年 9月被自治区委、区政府评为第六次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 2002年12月在首届全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道德模范”提名奖;
  • 2005年 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 2005年11月旗委、旗政府评为推动全旗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
  • 2006年作为全区唯一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主任医师年会;
  • 2006年12月被卫生部授予2006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 2006年12月荣获第五届乌兰夫基金奖;
  • 2006年12月论文“浅谈怎样治愈慢性肝炎”(编号006)在2006年中医药发展论谈及全国中医药品牌博览会举办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 2007年 7月被感动内蒙古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 2007年 7月被发现杂志社聘为中国名医论坛副理事长;
  • 2007年 8月被自治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 2007年 9月被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红十字会评为全区红十字系统优秀志愿者;
  • 2007年11月被兴安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盟“感动兴安人物”;
  • 2008年 4月被兴安盟委、行政公署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 2008年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央视《博爱周年》节目;
  • 2008年11月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红十字志愿之星荣誉称号;
  • 2008年11月诊所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优秀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荣誉称号;
  • 2008年至今担任盟政协委员、旗人大常委。
  • 2009年 9月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 2010年 8月被兴安盟委、盟行政公署授予兴安盟劳动模范称号;
  • 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首批“基层名蒙医”称号;
  • 2012年12月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 2012年9月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12年度全区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 2013年 1月被中央电视台推选为最美乡村医生,并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 2014年 9月获得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 2014年12月获得首届兴安盟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 2016年12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受邀出席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先后被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自治区国际蒙医院知名专家门诊特聘坐诊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部“杏林春雨行动”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自治区蒙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辽宁省蒙医院名医堂医生。

image.png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由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卫生部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等几位老领导发起,通过卫生部上报国务院,经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于1985年6月20日在北京成立。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等中央领导出席了开幕式。1991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为国家行业性一级协会。现业务领导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归口管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image.png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五官科及疑难杂病分会成立于2018年5月5日。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五官科及疑难杂病分会在本次会议上隆重授牌成立。在总会的领导下,协会开展确有专长民间中医探访,医疗项目推广和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整理、学术研究工作。

分会积极对接相关行政主管单位,中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优质企业,中医药学术和媒体机构,能在多个环节有力的帮助民间中医规范化、合法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让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image.png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五官科及疑难杂病分会重点推荐项目:疑难杂病科室和妇科。 

电话:4000100026转8109   4000-120-580

手机:18221118776(微信同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7号(清华池中医门诊 一楼)

高铁:北京南站(距离清华池3.6公里)

          北京西客站(距离清华池11公里) 

地铁:7号线虎坊桥站(D西南口出口,距离清华池800米)

公交车:32、343、14、66、70、603、7、15、102、105

            (23路总站,往西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