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堂“三伏贴”今天开贴,欢迎进店或电话咨询。

阅读:4279

三伏贴真有那么神奇吗?三伏贴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一直受到民间的推崇和热捧。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结合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肺络,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目的。

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

正知堂“三伏贴”今天开贴,欢迎进店或电话咨询。

电话:021-67280969、15821998169 、15022107718(韩国)。

1559014283923032.jpg

门诊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合川路2880号亲水花街二期3层,行人从环镇南路的拱门(亲水花街)进入,停车从合川路的地下停车库进入,电梯上三楼。

“三伏贴”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一直受到民间的推崇和热捧。

timg-35.jpeg

适应人群

“三伏贴”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只是一种预防手段,适合贴“三伏贴”的主要有以下几类疾病:

一是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二是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人群;

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的人群。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在寒冷季节易发或加重的病症。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痛,腹泻,吃凉食后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

3、妇科疾病:下焦虚寒,痛经,气虚寒凝的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

4、风湿痹症:关节痛,关节炎,颈腰椎病,肩周炎,风寒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5、其他:怕冷,四肢寒凉,冻疮,前列腺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timg-33.jpeg

敷贴方法和取穴

三伏贴敷疗法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 

一般每伏贴敷3次,每次贴4个穴位,即贴4片。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每次贴6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对贴敷时间、次数做适当调整。

1、穴位名称:大椎穴

【定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主治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2、穴位名称: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主治】:①头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3、穴位名称:关元

【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4、穴位名称:气海

【定位】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5、穴位名称: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6、穴位名称: 膏肓

【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①肺痨咳嗽气喘,纳差,便溏,消瘦乏力。②遗精,盗汗,健忘。 ③肩背痠痛。

7、穴位名称: 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咳嗽,吐血。③失眠,健忘,癫痫。④梦遗,盗汗。

8、穴位名称: 膈俞

【定位】: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急性胃脘痛,呃逆,噎膈,便血。②咳嗽,气喘,吐血,骨蒸盗汗。

9、穴位名称: 肾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穴位名称:定喘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

【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

11、穴位名称:天突

【定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12、穴位名称:神阙

【定位】:其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

【主治】:①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②虚脱。

13、穴位名称:膻中

【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内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头晕、气短,心胸痛,噎嗝,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等。

14、穴位名称: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15、穴位名称: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①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③胁肋痛,上肢痹痛;④瘰疬。

16、穴位名称:三阴交

【定位】位于人体下肢,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17、穴位名称:身柱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小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喘息;②癫狂,小儿风痫;③脊背强痛。

18、穴位名称: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②糖尿病,失眠等。

19、穴位名称:脾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背痛;②脾胃疾患: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20、穴位名称:天枢

【定位】:仰卧,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③肾炎。

最佳贴敷时间

第一次贴敷:7月17--7月26

第二次贴敷:7月27--8月5

第三次贴敷:8月6--8月15

第四次贴敷:8月16--8月25

注意事项

1、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及其他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2、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3、贴敷过程中出现小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较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4、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

5、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其他止痒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6、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7、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

8、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

timg-31.jpeg

三伏贴禁忌人群

1、有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易烦躁的人都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用药是热性药,如果体内本身虚火旺盛,那再贴敷三伏贴无异于火上浇油了。

2、有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等皮肤问题的人也不适合贴,因为三伏贴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

3、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比如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4、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吐血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宜贴三伏贴,疤痕体质的人贴了容易留下很多疤痕,而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受不了三伏贴带来的一些刺激,孕妇就更需要禁忌了。

5、糖尿病患者也有谨慎贴三伏贴,如果一定要贴三伏贴,最好到正知堂中医门诊咨询过后自做决定。

6、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正知堂温馨提示

1、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2、建议在敷贴前找正知堂专业医生进行辨证问诊,只有符合气虚、阳虚证候的,方可进行贴敷。


五脏的生理功能

点击 3823 正知堂宝典

中医如何养肝?

点击 4385 正知堂宝典

痛风不复发的秘方!

点击 9967 正知堂宝典

养生之寿命秘诀 当以睡眠居先

点击 4275 正知堂宝典

调理气血,气血不足即气虚和血虚!

点击 3912 正知堂宝典

调理慢性胃炎的秘诀

点击 3833 正知堂宝典

查看更多